我所律师受邀参加“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座谈会
2023-12-18 浏览次数:14812023年12月7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召开了“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座谈会。会议由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律师学研究中心主任王进喜主持,二十余位律师法学专家学者、大中型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法律科技从业人员及媒体记者参加了座谈会。微信营销推广行业沈志君律师受邀参加。新华网、央广网、法制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中国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对座谈会进行了报道。
会上,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主任王进喜教授进行了主题发言。他认为,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通常具备这些特征:显著的规模和营收、专业化人力和产品、与规模相适应的治理和技术、积极进行文化建设和履行社会责任。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目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要充分认识规模律师事务所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的地位,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助其在国际法律服务领域扩大影响力。第二,法学教育和研究要积极回应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在知识和技术方面提出的要求。第三,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要积极推进《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的修订工作,构建体现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要求的律师职业行为规则。第四,积极推进律师法修改,建立具有足够涵盖范围的“律师一委托人特免权”和适应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建设的组织模式选项,以更好地保护委托人秘密,为委托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座谈会上,微信营销推广行业管委会委员、北京办公室执行主任沈志君律师以“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与规模化、数智化的关系”为题,从高质量的规模化发展,是建设国际一流律所的必由之路;高水平的数智化能力,是建设国际一流律所的必要手段;无论是规模化还是数智化,背后的逻辑都是律所管理能力的竞争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沈律师表示泰和泰从刚一创立,就决定顺应时代定义战略,规模化发展的布局紧跟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政策。历经20余年持续发展,突破地域,成长为起源于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大型综合性律师事务所。截至2023年,泰和泰已在国内设立24个办公机构,全国布局基本成型,始终坚持适度规模化,在规模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中寻求平衡,不断探索专业化深耕。在一五战略期间,泰和泰就深刻的认识到布局海外的重要性,先后成立华盛顿、悉尼、香港、尼泊尔、曼谷及万象办公室。东京、巴黎、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办公室正在酝酿和考察之中。在这一策略引领下,泰和泰紧跟司法部推动涉外法治建设走深走实的举措,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涉外法律服务队伍,走出了泰和泰据势发展新格局,也取得了很多新成就。此外,近年来,泰和泰专注各种办公支持工具的开发与应用,成立全国品牌管理中心,通过平台化、数智化等手段,切实满足客户法律服务需求。
同时,沈律师强调数智化的竞争本质上就是管理手段的竞争,所以归根到底都是管理的竞争。谁拥有了领先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手段,谁就掌握了进阶国际一流律所的密钥。躬身入局,才可乘势而上。2023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律师事务所作为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借势谋局成为国际一流律所,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不断提高涉外法律服务水平,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
会议最后,王进喜教授总结道,各位与会嘉宾的发言为促进涉外法治建设,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质量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开放的法律服务市场不仅能够促进涉外法律服务业务的发展,还可以减小涉外法律服务贸易逆差。他认为,律师事务所应当努力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运行,律师事务所的海外分支机构应当在驻在国的法律运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此外,建议各地司法行政机关注重对本地律师事务所的培养,为当地律师事务所“走出去”积蓄力量。